书馆中文网

书馆中文网>什么玉盘珍馐值万钱 > 第三节 宫廷饮食养生(第1页)

第三节 宫廷饮食养生(第1页)

《饮膳正要》不仅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代皇室宫廷的饮食生活概况,而且,也是我国最早从营养卫生和健康长寿的角度来论证皇室烹饪调和的一部文献。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可知饮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而科学地饮食就成为一门古老的学问。早在西周时,宫廷中就曾设立了专门的食医,掌管君王的四季饮食搭配,《周礼·天官》中提出:“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而忽思慧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科学发挥,他在《饮膳正要·四时所宜》中,对皇帝什么季节宜食何物、宜禁何物作了明的论述,如“春宜食麦”、“夏宜食绿豆”、“秋宜食麻”、“冬宜食黍”等。其中一些观点至今还被人们所采用,如夏季人们喜食绿豆汤、绿豆粥等,盖取古之经验也。

忽思慧还在《饮膳正要》第一篇便举出“养生避忌”来,他的理论核心是“守中”,他认为“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如何“守中”呢?这就要求“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等。

忽思慧在其书中还大力提倡“食饮有节”,要求“生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中国饮食文化中一个积弊甚深的现象,就是有人吃得过饱,吃得生病,许多皇帝就是因此而丧命的,所以《饮膳正要》中的这一饮食思想,确实值得发扬光大。

针对元代皇室饮食中过分追求五味的现象,忽思慧又提出了“五味偏走”的学说。这一学说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一些观点,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饥,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尖。”忽思慧对此有所发展,他根据一些病例指出:“多食咸,骨气劳短,肺气折,则脉凝泣而变色。”“肝病禁食辛,宜食粳米、牛肉、葵菜之类”。这些观点,完全合于现代医学。他主张“五味调和,饮食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为益,百味珍馔,日有慎节,是为上者。”

《饮膳正要》较之前代有关的食疗著作,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作者根据元代皇室和贵族们的饮食习惯和特点,从营养卫生学角度提出了不少关系人们健康的重要观点,特别是作者主张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治未病,不治已病”之说(《饮膳正要·自序》),是极有见地的,因而此书在中国古代养生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儿科学  你好!我是你的心理师  全科医学概论  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  蠹鱼斋漫绿  诱惑、惩罚与威慑:反垄断法中的宽恕制度研究  FBI读心术:美国联邦密探的读心密码  会展管理——理论与实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新修正版)含司法解释一、二、三  上海升学黄页·小学入学指南(修订版))  党史必修课  特许经营法律与实务问题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新修正版  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人生要沉得住气 耐得住寂寞  心理学就像一本故事书  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  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弟子规》里的教育智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