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中文网

书馆中文网>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 丰碑原来是下葬的工具(第1页)

丰碑原来是下葬的工具(第1页)

今天的“丰碑”一词,指的是纪功颂德的高大石碑,但是在中古之前,“丰碑”却是下葬时的专用工具。

“碑”的本义是竖石,竖立起来的石头。这块竖石本来不是用来在上面刻字的,大约秦代开始才在上面刻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但这时刻字的竖石还不叫“碑”,而叫“刻石”,汉以后才称作“碑”。

“碑”最早的用途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用来观日影以辨时刻,即郑玄所说“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立于宫庙的大门之内,用来拴供祭祀用的牲口;三是用来下棺的工具。《礼记·檀弓下》载:“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郑玄解释道:“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繂绕。”椁(guǒ)是棺材外面套的一层大棺材,繂(lǜ)是粗绳子。因为棺材太沉,所以要用大木竖在椁的四角,木上有孔,穿上粗粗的绳子,制成辘轳,用来牵引棺材下到墓坑里面。按照礼制,天子用六繂四碑,六根粗绳子和四根大木;诸侯用四繂二碑;大夫用二繂二碑;士用二繂无碑。由此可见,“丰碑”本来指下棺的大木。

这本来是严格的等级制规定,丝毫不得僭越,可是当礼崩乐坏,这种礼制却屡屡被僭越。所谓“公室视丰碑”,意思是诸侯下棺,也开始视同天子用丰碑下棺的礼制了;所谓“三家视桓楹”,三家指鲁国掌管国政的三家大夫,桓楹专指天子和诸侯下棺使用的大木,大夫下棺,也开始视同诸侯用桓楹下棺的礼制了。

介绍至此,我们可以知道,“丰碑”本来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经历了周王室的衰落,以及春秋战国的乱世之后,这种严格等级制的葬礼规格渐渐被人遗忘,人们开始在亲人的坟前竖起了石碑,称之为“丰碑”,却忘了“丰碑”仅只是下棺的工具而已。再后来,又开始在这块碑上刻字纪念,形成了今天的墓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灭世魔帝  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  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  第一傻后  征服红牌律师  鱼羊野史·第1卷  偶像明星的爱情生活(我的牙医情人)  战王娇宠:绝世医妃太逆天  鱼羊野史·第2卷  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  煮酒探西游  青楼娱乐指南  鱼羊野史·第5卷  闷骚王爷赖上门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8)  傅向停一直在等你!  鱼羊野史·第3卷  鱼羊野史·第4卷  丫鬟王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